消瘦乏力
肝癌患者的體重減輕與疲倦常常比其他癌症類型更明顯,這是由於肝細胞受損,肝功能下降,無法正常代謝體內的毒素,導致乏力。
另一方面,肝功能低下導致的消化功能紊亂,無法很好地吸收營養,加重了體重減輕的程度。
食不下咽
肝癌患者的死亡,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患者已經無法進食所導致的。
肝病患者往往伴隨消化異常系統問題,會出現食慾減退、體重下降情形。
到了末期,更是可能出現食不下咽情況,無法攝取人體所需的能量,營養無法正常吸收,勢必加速病情惡化的速度,此時患者的生存期也已經大大降低。
出血傾向
肝癌患者普遍有牙齦出血、皮下出血等出血傾向,這是因為肝功能受損後影響了人體的凝血功能。
這在肝硬化發展為肝癌的患者中比較多見。也有患者體現為消化道出血的症狀,例如血便。
而對於健康人群來說,更應該做好日常的養護工作,避免肝癌或是肝臟疾病找上門。
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肝癌呢?
01.保持充足睡眠
睡眠不足,可以說是萬病的源頭!五臟六腑都無法休息,超負荷工作,抵抗力便逐漸下降了。
而睡眠不足、熬夜對肝來說也是致命傷害,極容易引起肝臟供血不足,影響肝臟細胞的營養滋潤,而原本肝不好的朋友,在睡眠上更是馬虎不得!
02.戒煙戒酒
燃燒的煙草含有大量致癌物質,不僅是針對肺癌而言,這些致癌物質一樣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體內,最終給肝臟「雪上加霜」,增加了肝癌發生的機率。
喝酒傷肝是大家都知道的事,但做到的人很少,肝炎的患者本身就要戒酒,因為酒精在肝臟代謝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會對肝臟造成損傷,最常見的就是導致肝臟脂肪變性。
03.艾灸
發現肝病時,可以嘗試進行艾灸調理,會大幅降低癌症風險。
期門穴:是肝經的募穴,肝區內臟病常取此穴,艾灸對於緩解胸脅迫脹滿疼痛、嘔吐、吞酸、腹脹、泄瀉、飢不欲食、胸中熱、喘咳有一定效果。
陽陵泉:此穴被歷代針灸醫師將之列為要穴。
艾灸此穴可緩解半身不遂、下肢痿症候群、麻木、膝臏腫痛、脅肋痛、口苦、嘔吐、黃疸等症狀。
太沖穴:為肝經的原穴,艾灸對於緩解病人頭痛、眩暈、脅痛、腹脹、黃疸、嘔逆、咽喉腫痛、目赤腫痛、膝股內側痛,足跗腫、下肢痿麻痹等症狀有一定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