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奧運會後的商業活動清單成了反面教材。
32場代言、19次綜藝錄製、46次品牌站台——這些數字換算成訓練缺口,等於少做了5800次陸上翻騰。
現在她的日程表被教練組用紅筆劃成了兩半:上午練力量,下午調技術,晚上背運動解剖學筆記。
暨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靜靜躺在儲物櫃里,等著主人打破-20歲魔咒-。
看著弟子在彈力帶上反覆練習收腿角度,陳若琳翻開了自己24歲退役時的訓練日記。
泛黃的紙頁上寫著:-今天體重漲了0.3公斤,407B入水時像撞上了水泥板。
-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,但全紅嬋的進化路線圖上多了項關鍵標註——運動壽命延長計劃。
這個被六所體育院校聯合攻關的項目,試圖用運動生物力學破解發育魔咒。
國際泳聯的官員們也在密切關注這場蛻變。
有內部消息稱,2028洛杉磯奧運可能會增設-成年組-和-青年組-雙賽道。
倘若成真,全紅嬋的這次亞軍或許會成為改寫競技體育史的關鍵轉折。
但此刻,她更關心的是加拿大站的訓練計劃表——那上面用紅圈標著四個字:水花復位。
(互動話題)當發育關撞上奧運周期,是該順應自然規律還是追求極限突破?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。
順便考考真跳水迷:知道207C的C代表什麼技術特徵嗎?
發布於:江西省